首页信用卡
中国家长的这些做法,让他们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糟
2023-09-08 12:29:24来源: 思想者札记

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在文章中这样写道:“千万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,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,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。”然而,不幸的是中国家长中的绝大多数都把孩子放在了第一位,甚至包办了孩子的一切,像这种在溺爱的温室里长大的孩子,不但不感恩父母,还与他们的关系越来越糟,家长们到底错在哪里呢?


(资料图片)

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

人都是自私的,但中国家长对孩子又都是无私的,他们恨不得把一切都给孩子,泛滥的爱也导致他们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,没有给孩子留下成长的空间。也正因此,尽管父母付出的越来越多,与孩子的关系却越来越糟。

电视剧《以家人之名》里,齐明月的妈妈对孩子样样都操心,明月平时吃什么,买衣服,她都要管,她把所有的心思几乎都放在了明月身上,女儿高考时,她想让孩子去北京读政法大学,但是明月压根不喜欢法律,在妈妈的严厉要求下,明月不得不能顺从母亲的安排。最后,明月过得很压抑,也缺乏自信,只能选择离家出走反抗。

电影《天空之城》中,秀韩也遇到了同样的父母。为了把他送进名牌大学,秀韩的父母为他请最贵的家教和最好的心理咨询师,每天都精心制作了营养食谱,在父母这样的安排下,秀韩内心非常痛苦,最后选择了离家出走。

正如杨绛先生说的,“人这一生,自私很容易,爱自己却很难”。大多数中国父母就是这样,他们对孩子的无私,实际上是他们太自私,这种自私让他们过度干预了孩子的生活。

对孩子期望过高

父母养育孩子,就跟农民种庄稼一样。适当施肥可以促进庄稼的快速生长,但当氮磷钾使用过量,就会影响土壤的性质,土壤板结,不透水不透气,这时候根系反而无法生长。养育孩子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

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优秀,他们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,为了让孩子活成他们心中的样子,他们生怕孩子做错了什么,不管孩子感不感兴趣,都替孩子设计好了一切,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、买学习资料,培养孩子的兴趣,甚至不惜拔苗助长。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,在这样的环境下,孩子活得很压抑,也很憋屈,但孩子的天性是追寻自己的本心,因此,他们必然会奋起反抗。面对孩子的反抗,家长不理解,甚至抱怨孩子不听话、不争气。家长的抱怨和强迫又给孩子戴上了更加沉重的枷锁,其结果,要么孩子变得更叛逆,事事跟父母对着干。要么反抗失败,孩子彻底隐藏自己,变成了父母的附属品。

把“溺爱”当作尊重

现在,很多家长表面“尊重”孩子,实际上却是对孩子的放纵,而这种放纵背后是家长的自私。有的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,他们放任孩子兴趣的变化,比如孩子喜欢舞蹈、书法、美术等,父母二话不说就给报了班,然而等孩子学了一段时间,不耐烦了,想要放弃时,父母又遵从孩子的决定,他们以为这是“尊重”孩子的选择,却不知道正在放纵了孩子的任性。

毕竟孩子有很多的不成熟,有些事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去做选择,有时候家长需要担负监督孩子坚持的责任。但有些家长们,却打着“爱孩子”的幌子,说是要听孩子的,尊重孩子的意见。殊不知,他们正在放纵了孩子,无意中也推脱了自己的监管“责任”,久而久之,孩子也会失去责任心。

“物质化”的爱

现在物质条件好了,家长们对孩子的物质需求是有求必应。很多孩子都过着衣来伸手、饭来张口的生活,因为一切来得太容易,他们缺乏节俭意识。凡是吃的、用的,都捡最好的,孩子与孩子之间,攀比之风盛行。这种不良风气,也导致了孩子的虚荣心,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常常炫耀自己,家里不富裕的孩子,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,不惜和父母大闹,他们抱怨家长没本事,甚至出现借高息贷或卖肾去换取一部苹果手机的悲剧。

家长对孩子过于“物质化”的爱,也让孩子缺乏感恩心理。现代家庭研究认为,“物质化”的爱,也与现在的家庭结构有关。过去,大多数家庭是多代同堂,一大群孩子围着老人转,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,孩子们更容易体会到父母的不易。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,有的家长为了自己更自由,他们把对孩子的爱转化为金钱,让保姆、家教和老师管理孩子的日常生活与学习,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时间被大大缩短,这使得孩子们很难真正理解和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。

当这些孩子进入社会后,面对很多社会竞争压力,诸多的不适应,相反,他们可能会抱怨父母对他们的期望过高,认为父母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。

缺乏与孩子的有效沟通

当前社会,有一种现象:孩子抱怨家长没本事,而家长抱怨孩子不懂感恩,越来越不孝顺。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,除了家长对孩子“物质化”的爱,也与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有关。

家长的工作压力大,孩子的竞争压力也大。加之我们现在的教育是以突出孩子的成绩和事业的成功为目标的,家长累了、苦了,就把希望孩子寄托在孩子身上,想让孩子出人头地。而作为孩子,他们一方面接受着被家长安排好的一切,另一方面还要独立面对世界,他们心里也苦,但因为平时沟通少,家长觉得对孩子好是爱孩子,他们还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邻家的孩子比,强迫他们努力变得优秀,孩子错了、学习成绩差了,他们打骂孩子,不相信孩子的各种理由,这导致了孩子们对父母的尊重和关爱的理解也变得模糊,乃至和父母的情感断裂。

家庭环境如此,社会环境也如此。现在的媒体、电视剧中塑造的“成功人士”形象,都是以追求名利和财富为目的的,孩子听到的、看到的也都是虚假的成功标准和名利现象,长此以往,慢慢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,这种环境下,孩子长大后也丧失了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和孝顺之道。

在扭曲的“名利观”下,孩子们不愿付出,而是想方设法走捷径,有的孩子还走上了犯罪道路。这种悲剧,如果社会风气不改变,如果教育方式不改变,如果中国的家长不反省,还会越来越多。

坚持原创不容易!如果您阅读后感觉满意,请给予点赞、评论并转发,以示鼓励!「本文作者:李鑫淼」

人生如何变得幸福?——读亚当·斯密著作有感

“特权”现象才是导致社会内卷的根本原因

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三次思想转换,这才是乱象原因

关键词:

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

Copyright © 2011-2020  亚洲资本网   All Rights Reserved. 联系网站:55 16 53 8 @qq.com